公司新闻

Company news

特朗普官宣:对中国关税暂停期限再延 90 天,关税变局下机械设备出海的趋势与路径
发布时间:2025-08-17

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,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正迎来出海深水区的关键机遇期。2025 年前 4 个月工程机械出口额以 9.01% 的同比增速突破 180 亿美元,非洲市场挖掘机出口激增 70% 的亮眼表现,印证了 "中国制造" 的全球竞争力,也揭示出结构性市场机会的爆发逻辑。对于机械设备工厂而言,精准解码趋势、萃取实战方法,是在出海浪潮中占据先机的关键。

一、关税变局冲击与全球市场新态势

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国际贸易领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,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尤为关键。


2025 年 8 月 12 日,特朗普宣布暂停中美关税协议,这是其 “美国优先” 贸易政策的延续。自其第二任总统任期开启后,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从 2 月美方以芬太尼问题加征关税,到 4 月初征收 “对等关税”,冲突波及多个关键领域。虽 5 月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双方取消和暂停部分关税,但此次暂停协议再次带来不确定性。


同日,中美发布《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,美方承诺 90 天内继续暂停实施 24% 对等关税,中方也暂停相应措施,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维持 30% 关税,中国对美国产品维持 10% 关税。这种暂时的稳定,反映出双方谈判的分歧。


此关税变局对中国机械设备出口美国影响显著。成本方面,以 10 万美元的机械设备为例,若加征 24% 关税,美国进口商需多支付 2.4 万美元,价格竞争力大减,可能导致美国中小企业客户转向其他国家,使市场份额下滑。


产业链层面,中国机械设备出口行业产业链长,关税波动让各环节企业难定长期计划。上游可能减少产能扩张,下游面临零部件供应不稳,美国市场订单潜在减少还可能引发产能过剩,影响就业。


然而,在世界大变局下,全球其他地区市场为中国机械设备企业也提供了新机遇。


二、市场趋势预判:三大核心维度的确定性机会

(一)区域市场的梯度增长格局

全球市场呈现清晰的需求分层,为不同类型机械设备工厂提供精准切入可能:

非洲市场:城市化率年均提升 1.5 个百分点,催生超 300 个大型基建项目,形成对中小型挖掘机(15-20 吨级)、装载机(5 吨级为主)的 "刚性需求池"。该区域客户对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敏感度远超初始价格,耐用性指标权重占比达 42%(行业调研数据)。


中东与中亚:大型能源项目与城市地标建设并行,拉动 20 吨以上挖掘机、塔式起重机(起重量 50 吨级以上)、混凝土泵车等重型设备需求,2025 年 1-4 月该区域增速稳定在 20% 以上,订单呈现 "批次大、交付周期短" 特点。


东南亚市场:制造业转移带动产业园区建设,催生对小型工程机械(3-6 吨挖掘机、3 吨级装载机)和物流搬运设备的持续需求,且该区域对电动化产品接受度较其他新兴市场高 15-20 个百分点。


(二)产品品类的分化演进路径

不同机械品类出口表现分化,反映全球市场结构性变化:


土方机械:挖掘机出口领跑,1-2 月金额同比增长 27%,非洲市场 70% 增速主要来自 15-30 吨级产品;装载机呈 "电动化带动增量" 特征,2025 年 1 月电动机型渗透率 13.71%,5 吨级产品占比 66.3%。


特种机械:矿山设备受益于全球金属价格回升,61.22% 行业受访者预期 2025 年出口持续增长,30 吨以上大型矿用挖掘机、移动式破碎站等需求旺盛。


配套设备:主机厂出海加快,核心零部件出口增速超整机,高强度链条、液压件等在东南亚、非洲的本地化采购率年提升 8-10 个百分点。


(三)技术变革的不可逆方向

全球环保政策收紧与能源结构转型重塑机械设备技术标准:


电动化:18.5 吨级以上电动挖掘机虽处起步阶段,但占比超 83%,预示大型设备电动化将成增长点,要求工厂在动力系统匹配、电池热管理等方面提前布局。


适应性改造:针对特殊工况,设备耐用性设计成差异化竞争关键。


三、工厂实战策略: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链条布局

(一)产品开发的精准化路径

机械设备工厂需建立 "区域需求 - 技术参数 - 成本控制" 三维开发体系:

区域定制:非洲市场重点提升 40℃以上高温连续作业能力,可增大散热器面积 15%;北欧市场需满足 - 30℃低温启动,关键部件用低温韧性钢材并配加热系统。

品类聚焦:中小型工厂锁定细分品类(如 5 吨级电动装载机),靠规模化降本;大型企业布局重型设备与电动化产品组合,抢占高端市场。

部件协同:与核心部件供应商联合研发,确保整机性能匹配。如电动设备需配专用链条(减重 15% 以上)降动力损耗。


(二)技术储备的超前布局

技术迭代加速,工厂研发投入需瞄准 3-5 年后市场需求:


电动化技术:突破电机功率密度(目标 3.5kW/kg 以上)、电池能量密度(180Wh/kg 以上)及快充技术(1 小时充至 80%),建电池回收体系符合环保法规。


智能化升级:嵌物联网模块实现设备远程监控,提升售后效率,积累工况数据反哺产品改进。


材料创新:试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非承重结构,目标减重 20% 以上;开发耐磨涂层延长关键部件寿命,降客户维护成本。


(三)服务体系的本地化构建

海外客户对 "售后服务响应速度" 关注度达 37%,超价格因素,是客户留存核心:


配件网络:在重点市场建区域配件中心,减客户停机损失 60% 以上。建议按 "300 公里服务半径" 规划配件库,储备易损件和常用件。


技术培训:在新兴市场设培训基地,培训当地维修人员。数据显示,经系统培训的维修团队可延长设备平均故障间隔(MTBF)25%。


金融支持:联合当地金融机构推租赁、分期付款等方案,降客户采购门槛。非洲市场用 "首付 20%+ 按工程量付费" 模式,显著提升订单转化率。


四、风险规避与机会捕捉

一)主要风险应对

贸易壁垒:针对美国等国关税,可在东南亚、墨西哥建组装厂,本地化生产规避。


汇率波动: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或外汇对冲工具,锁定 6-12 个月汇率成本,稳定报价。


合规风险:提前熟悉目标市场技术标准(如欧盟 CE 认证、非洲 SONCAP 认证),避免产品滞留港口。


(二)重点机会市场

结合趋势,以下市场值得重点布局:


非洲南部:南非、纳米比亚等国矿业复苏,带动矿用机械设备需求;

中东:沙特 "2030 愿景" 下的基建计划,持续释放对重型工程机械需求;

东南亚:越南、印尼制造业园区建设,催生中小型设备与电动化产品采购潮。

中国机械设备出海已由 “规模扩张” 迈向 “质量竞争” 的全新阶段。工厂能否精准洞察区域需求、前瞻性布局技术革新、全方位构建本地化服务体系,将成为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、掌握话语权的关键所在。


浙江神龙链传动期待与广大机械设备企业携手共进,深度挖掘全球机械增量市场,积极投身智能化、高效化的机械产业新征程,以创新为驱动、以合作为纽带,破浪前行,共同谱写中国机械设备行业在全球市场的崭新篇章,推动产业迈向更高质量、更具竞争力的发展阶段 。